<menu id="uuyuy"></menu>
  • <table id="uuyuy"><noscript id="uuyuy"></noscript></table>
  • <table id="uuyuy"><noscript id="uuyuy"></noscript></table>
  • 當前位置: 外文局
    “中外對話:深化海洋文明互鑒 攜手共創美好未來”研討會舉行
    發布時間:2022-11-23    來源:中國外文局
    [字體:]

    11月22日,由中國外文局和廈門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外對話:深化海洋文明互鑒攜手共創美好未來”研討會在北京和廈門兩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來自中國、法國、南非三方政府機構代表、國際組織代表、海洋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就廈門、尼斯、德班三個國際化港口城市推進海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實踐進行交流,深入探討打造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藍色伙伴關系,凝聚海洋保護與發展共識,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

    研討會現場

    法國前總理讓-皮埃爾·拉法蘭、中國外文局副局長于濤、南非政府通訊與信息系統副主任麥麥·埃瑟·莫高齊、廈門市副市長莊榮良、法國尼斯市副市長里夏爾·尚拉、南非德班市市長托馬斯·姆克利西·卡翁達等中外嘉賓通過線上或線下方式出席研討會并致辭。

    讓-皮埃爾·拉法蘭致辭

    拉法蘭在致辭中強調了中、歐、非三方交流合作保護海洋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國廈門、法國尼斯和南非德班的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共同思考人類以及影響著全世界的海洋的未來是極其重要的。三方合作可以結合各自的經驗、科技手段以及文化特點共同促進社會的發展。拉法蘭認為,保護海洋是保護地球生命的核心內容,保護地球人類才能繁衍生息。海洋把人類與地球緊密相連,這種聯系既帶來美好、也帶來危險,氣候變化就是其中之一,它對每個人、各國人民都構成嚴重威脅。拉法蘭表示,在當今全球局勢緊張的情況下,必須嘗試用合作來化解對抗。這次研討會的舉辦對推動中、歐、非三方合作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于濤致辭

    于濤表示,海洋保護、合作與治理是中國關注的重要議題,中共二十大也對“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提出了明確要求。他指出,多年來,中國與法國、南非均保持著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這為建立藍色伙伴關系和加強海洋合作治理奠定了基礎。三地通過交流對話,將進一步凝聚共識,拓寬彼此在海洋發展和文明融通方面的合作。他表示,中國外文局愿在海洋學術主題出版、國際交流活動等領域發揮自身優勢特長,致力于講好中國海洋故事,與包括法國、南非在內的各國朋友們共享資源、加強合作,為共同推進海洋治理,構建人與海洋和諧共生貢獻智慧和力量。

    麥麥·埃瑟·莫高齊致辭

    麥麥·埃瑟·莫高齊表示,在藍色經濟越來越成為各國決策者關注焦點的今天,本次廈門-尼斯-德班對話有著重要意義。南非、中國和法國都擁有很長的海岸線,三方可以攜起手來,促進海洋經濟發展,推動海洋生態保護,共謀可持續發展之路。南非在開發海洋經濟和保護海洋生態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也面臨不少挑戰,需要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在未來獲取更多的發展動能。希望通過這一對話機制,促進南非沿海城市和中國、法國沿海城市的交流與合作,實現海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莊榮良致辭

    莊榮良表示,廈門、尼斯和德班同為國際化港口城市、國際性旅游目的地城市,多元文化交融發展,這些共同特質為三地開展對話與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他指出,廈門依海而生、向海而興、因海而美,當前正在大力發展海洋高新產業,不斷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加快建設國際特色海洋中心城市,希望通過對話交流,為持續深化構建藍色經濟伙伴關系碰撞思想、交流智慧,為推動三地藍色經濟發展、海洋文化交融、增進海洋福祉貢獻力量。 

    里夏爾·尚拉致辭

    里夏爾·尚拉表示,海洋對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海洋吸收了釋放到大氣中約四分之一的二氧化碳,令人類可以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危機,防止溫室氣體過快增長。同時,海洋也是生命之源,海洋生物多樣性為人類提供了攻克頑固疾病的各種可能和不斷革新工業產品的靈感。另外,海洋也是極其重要的天然儲熱器。他呼吁,全人類必須認識到海洋的重要性,攜起手來,共同保護共有的海洋。

    托馬斯·姆克利西·卡翁達致辭

    托馬斯·姆克利西·卡翁達表示,德班市政府已經正式確定與廈門市建立友好城市關系。今天,三個城市互通有無,有利于提高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經濟和社會挑戰的能力。德班港是非洲主要港口之一,也是同中國和法國貿易往來的重要港口。從本次對話中獲得的啟發和借鑒,將有助于提高德班港口的運營效率,以便更好地推動經濟增長。他認為,三個城市攜手合作,將有助于建設更美好的未來。 

    與會專家圍繞研討會主題發表觀點

    在主題研討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戴民漢,法國塔拉海洋基金會總干事羅曼·特魯布萊,世界經濟論壇海洋行動之友中國項目負責人謝茜,德班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海洋學系教授薩賈·鮑克,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副所長陳彬,法國蔚藍海岸大學海洋可持續生態保護科學實驗室教授塞茜爾·薩布霍爾,廈門大學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志宇,廈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非洲研究中心主任高暢,法國維旺迪集團董事會中國區秘書長帕斯卡爾·達索,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中國事務總監林曜,南非德班海洋集群公司海洋制造業務經理安揚達·斯科比等專家學者,就“海上絲綢之路推動海洋文明交流互鑒”等議題進行分享和交流。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海洋保護和治理是一個全球性議題,面對諸多挑戰和難題,需各方共同努力,在充分利用全球科研、技術力量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協同協作,深化藍色伙伴關系,激發青年創新能力,推動海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構建面向未來的海洋命運共同體。

    呼寶民作閉幕致辭

    中國外文局西歐與非洲傳播中心(今日中國雜志社)主任呼寶民在研討會閉幕致辭中表示,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重要倡議以來,中國不斷深化海上互聯互通和各領域務實合作,為全球海洋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他希望,以此次研討會為新的起點,各方繼續加強合作,以文化拉近人心,以交流增進情感,以信息提升理念,以合作促進發展,深化海洋文明互鑒,譜寫海洋事業發展新篇章。

    此次研討會是中國外文局與廈門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外對話”系列活動之一,由中國外文局西歐與非洲傳播中心(今日中國雜志社)、廈門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廈門市同安區人民政府、廈門市海洋發展局承辦。

    91在线精品视频
    <menu id="uuyuy"></menu>
  • <table id="uuyuy"><noscript id="uuyuy"></noscript></table>
  • <table id="uuyuy"><noscript id="uuyuy"></noscript></table>